商品房变身家庭瓯窑博物馆
家住市区兴浦小区5幢401的潘国森是名瓯窑收藏爱好者,因为大量的收藏,他俨然把家改造成一个“瓯窑博物馆”。他家自从2004年被授牌为南汇街道宏兴社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后,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就络绎不绝。暑期过去,他才迎来难得的“清净”。

一走进潘国森的家,就可看到原来的客房、书房、客厅、主卧都成了展示厅,墙上的内嵌式展示架上摆满从各地搜集来的瓯窑、瓯器、货币、青铜、奇石等。15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就这样被他打造成了家庭式“瓯窑博物馆”,而他和妻子则挤在10多平方米的侧间内。
“我就对瓯文化情有独钟,这30来年一直把收藏作为真正的"职业"。现在收集到的已经有上千件了,摆放上按照中国4000年来历史发展的轨迹,每个区块都有它独特的内容。”60多岁的潘国森说。

"瓯"是古代温州盛产之物,烧制的各类陶瓷称作"瓯窑"。就因为它的出名,"瓯"就成了温州的代称。”说着,潘国森拿起一个盘口大小,样子丑陋,既不像碗,又不像钵的老古瓷器介绍道:“它是晋朝时期留下的,是正宗"瓯兜相"实物器型。在温州瓯语方言中,有一句叫"瓯兜相",就是指某人平时穿戴不整齐,不修边幅。这是从一句方言来表达这种文化现象,它也是当时我们温州瓯窑主要产品之一。”

今年暑假,合并后的南塘社区安排了两批学生来潘国森家进行参观,其中最受孩子喜欢的还数他收集的奇石。潘国森根据奇石的样子自编主题,如风前之烛、相依为命、相互赌气、两小无猜等等,而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动物样子石头最受孩子们欢迎。

谈起瓯窑经济价值, 潘国森更在乎它们的文化魅力。“收藏的目的主要用作研究,而不想等它们升值拿去赚钱。这些文物都附注了时代的历史和故事,有着不可多得的研究价值。我很欢迎孩子们以及瓯文化爱好者来参观,让他们从更多层面了解瓯文化。”
- 上一篇:老工厂摇身变工业博物馆
- 下一篇: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走进中华文化最高殿堂
- 中国博物馆衍生功能薄弱 行业无法发散思维[2013-04-28]
- 海外首个意大利博物馆 意大利空间落成[2012-11-10]
- 博物馆与社会文明发展[2012-11-10]
- 博物馆交流中的文物包装[2013-03-25]
- 天津体育博物馆征集到了珍贵文物[2013-04-15]
- 红色展馆引爆旅游区[2013-10-10]
- 清华硕士辞职全国漂流采集贝壳建博物馆[2012-11-10]
- 68家博物馆今日免费开放 助推博文教育[2013-05-20]
- 中国首家鹰猎博物馆即将成立[2013-05-30]
- 中国航海博物馆[2012-11-1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原天海商务大厦)B座413室
邮编:100007
邮箱: web@shuma7.com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平台
- 国外博物馆启示[2012-11-08]
- 新时代,博物馆也要讲特色[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