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走进中华文化最高殿堂
在浦东新区惠南镇靖海路上,“南汇博物馆欢迎你”的滚动屏幕远远地招揽着参观者。建筑面积3510平方米、陈列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规模在上海各博物馆中并不算大,但是不论是主题的设置还是声像结合的生动展示,南汇博物馆都让人对它印象深刻。
走进被仿建成南汇老城门的博物馆展示厅大门,一部关于上海成陆、煮海制盐的历史就慢慢展开了画卷。馆长郭南凯介绍着展馆里的每一个细节,如数家珍。“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嘉定、宝山、南汇、奉贤、闵行的部分在内的,占上海总面积七分之二的地方都是长江上游泥沙堆积成陆后形成的。”随着馆长双手的移动,上海,这样真实镌刻着沧海变桑田痕迹的城市,露出了本来的样貌。

在一个装载着“烽火台”的多媒体展示区域内,呼啸的风声吹开了上海东南角的历史面纱。“这叫墩,”郭南凯指着情景内的烽火台这样告诉东方网记者,“按照排列的顺序,分别是一墩、二墩、三墩……这是从军事管理上来说的,而从级别上看,墩的上一级是所,再上一级是卫,金山卫就是这个概念。”
走过成陆的历史,“煮海制盐”迎面而来。以元代《熬波图》为依据,上卤煎盐、日收散盐、担灰摊晒等场景在众人的吆喝声中、在水牛的嗷哞声中生动重现。“从经济管理机制上看,场、团、灶的分级就产生了,大团镇、六灶等地名就是这么来的。”
特色民俗里飘出南汇味道
既然是“南汇博物馆”,当然要有南汇的特色。沿着博物馆的展示区往里走,南汇特有的、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哭嫁歌”被“挂”在了墙上,周边的实景则被装饰恢弘气派,典雅庄重,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长安街畔的绿树丛中。
从西大门拾级而上,跨过镂空青铜大门,便进入了拥有巨大空间的西大厅。
颇具大国风范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7万平方米,设有展厅48个,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正在展出的“百年国博——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简史与成果展”,诉说着它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1912年7月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鲁迅先生建议勘选国子监作为馆址。1918年7月筹备处迁址到故宫的端门与午门,1926年10月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50年3月,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北海团城成立。1959年10月,新馆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落成,与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3年2月,党中央决定,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并于2007年3月17日进行改扩建新馆。
100年来,从当初的筚路蓝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俱兴,从劫波中的动荡停顿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再到如今的辉煌,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伴随近代中国深刻变革应运而生的,也是伴随新中国发展进步而不断壮大的。

吕章申馆长说:一个国家的博物馆最能体现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水平。美国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有大英博物馆、德国有柏林博物馆、法国有卢浮宫、俄罗斯有冬宫。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无论是展馆建设还是馆藏陈列,无论是社会功能还是对外影响,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跨越,可以与这些大馆平起平坐了。我相信,每个公民都能在这里找到民族的尊严。
走进积淀着中华深厚文化底蕴的展馆,无数珍宝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扑面而来。尽管它们在世纪的长河里,几乎被遗忘、被湮没,却终于有幸保存下来。
- 上一篇:商品房变身家庭瓯窑博物馆
- 下一篇: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
- 中华艺术宫数字博物馆今起公众[2013-09-26]
- 高青或建遗址博物馆、公园[2012-08-13]
- 2012年全国新增277家博物馆[2013-08-09]
- 数字展厅谷歌艺术计划 鲸吞博物馆数据[2013-09-11]
- 中国园林博物馆落户北京[2013-04-01]
- 新纶科技空气净化亮相高交会 民用领域再添引擎[2013-12-18]
- 博物馆群提升蔚县“软实力”[2012-08-28]
- 博物馆新旅程 为教育护航[2013-10-09]
- 板栗博物馆[2012-11-10]
- “爱心博物馆”让爱薪火相传[2013-08-2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原天海商务大厦)B座413室
邮编:100007
邮箱: web@shuma7.com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平台
- “中国首家冠帽文化博物馆”在北京正式开馆[2012-07-11]
- 3年内湖北首建直销博物馆[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