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法论 > 详情

博物馆景区化的理论基石

给你水和草,你能制造出一杯牛奶吗?

所有人类都办不到,但是奶牛可以,吃进去的是水和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就是奶牛的系统能力。传统博物馆逛一圈就走,没有能在游客脑袋里留下认知,就是知识服务的系统能力出了问题。美国电影是美式价值观输出的载体之一,除了狂揽票房,还将所谓的自由,民主,独立的价值观砸入人们的心中,这就是美国大片给全世界“洗脑”的系统能力。光影侠掌握的就是线下知识传播的技术,是将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系统能力,而对应的方法论就是我们的核心工具。

区别以研究为诉求的博物馆,我们是如何定义“景区型博物馆”这个新物种的?让我们回到原点,普通游客来博物馆逛的动因是什么?驱动他持续逛的力量是什么?

是谈资和朋友圈,直白点,就是得瑟的本钱。

景区型博物馆要做得好,必须抓住这个,直面这个不高大上的现实,直面游客喜欢“好看,好玩”的现实。

找准定位:寻找差异化,占领游客的心智

游客每次出游的时间是有限的,头脑容纳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而选择实在太多,一张行程单中,我们表面上抢的是时间,实际上抢的是心智资源。以第一次来北京旅游为例,天安门,故宫,长城是必去的景点,如果时间充裕点,颐和园,恭王府,圆明园,国博,首博也会纳入选择。其实单就看文物而言,故宫囿于空间局促,展品很有限,配套的解读也不够完整,实际体验远没有国博首博好,但故宫在全国人民心智中代表的是“最正宗的中华文化”,是心灵朝圣的地方,和文物多寡无关,和空间局促无关,再限流每日8万,也挤破头要去。对于“先天不足”的博物馆,或者说和文化体验相关的亭台楼阁,楼堂馆所的泛博物馆,如何突围,占领游客的心智?如何成为行程单中的“钉子户”?光影侠采取如下四步来确定博物馆的定位:

第一步:分析外部环境,分析竞争对手,确定博物馆在和谁争抢游客的时间。博物馆要表达的是哪个纵深领域的文化。

为什么是分析竞争对手?不是分析受众人群?因为选择过剩。我们从游客决策的流程上来看,延续刚才的例子,游客在逛完故宫,天安门,长城等刚性景点后,就面临第二梯队景点的选择,这个时候,国博,首博就成了抢夺游客时间的“竞争对手”,谁的展品吸引力强,谁的展陈方式新颖独到,更对游客的胃口,谁就能够胜出。

第二步:避开游线清单上的强势景点,尤其是已经充分体验过的文化内容,寻找差异化,确立自己的优势定位。

对于同一条游线上,博物馆所在的区位往往决定了客流的多寡,展陈内容和方式要避开其他强势景点的锋芒,重复体验是大忌,在重庆武隆白马山的爱情文化体验设计中,因为已经有“飞天之吻”大摇臂这个强体验,所以室内的体验,我们另辟蹊径,选择了“相亲”,“行礼”等不同的角度,避开了“吻”。

image002.jpg

真爱礼堂内的相亲体验

image003.jpg

魔方墙体验魔幻爱情,百变人生

第三步:围绕这个定位组织大纲,遴选最有说服力的文字,图片,实物等材料。

第四步:用最正确的设计语言和得体的表达手段塑造空间,形成视觉锤子,反复砸入游客的心智,激发口碑传播,达成景区型博物馆。

为什么说是正确的设计语言?光影侠认为:设计没有美丑,但是有正确和错误。解决问题的设计是正确的设计,定位+视觉+获得感一致的设计是正确的设计,否则就是错误的设计。

拿最基本的logo设计而言,一般的设计师做效果评估的时候会问受试者:“这几个方案你觉得哪个好看?你最喜欢哪个?”这种引导游客“看表面,观美丑”就是错误的开始。

我们为重庆武隆白马山设计logo的时候,我们的问题是:“你看到这个图形想到了什么?”通过大量的答案迭代,尤其是和“定位”的比对,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设计偏差,更换不同的设计语言,争取让所有的“小白”游客一眼看穿,一眼看明,使定位,视觉和获得感三者一致。

image006.jpg

白马山的特色是万亩茶田,Logo整体脱胎自变形的篆体“马”字,开篇明义,让人一目了然。Logo中绿色圈层的线条,取景自白马山一望无际的万亩茶田。

image008.jpg

新疆兵团13团幸福城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以数字“13”为原型,迎风飘扬的旗帜寓意着十三团秉承的军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