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光影侠 > 行业动态

学生“打卡”挤爆博物馆,家长为何埋怨教育

来源:浙江新闻|2019-02-19

1.jpeg

寒假的最后一个周末,一大波学生和家长涌向浙江省博物馆,构成了与春运试比爆棚的排队场景。媒体描述,“排队3小时,进馆5分钟”;西湖文化广场“人多到连信号都弱了,朋友圈都发不出”;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旁的科技馆打出“本馆不是第二课堂刷卡点”的标识……

如此景象,各有解读。观察者喜提了“文化过年”的结论,有家长提起此事就满腹牢骚,而学校和老师则在这一波场景中被动提走了“形式主义”的锅子。

作业是教育的一根指挥棒。把孩子从书本中往博物馆等“第二课堂”里赶,让学生在书本之外直观地了解中国更多的历史,零距离感受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了解这块土地,探寻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命题,素质教育的良苦用心都在。剩下的就是方法论,是课外作业如何顾及资源有限的实际,在时间段分配上怎样通过协调、通过布局,形成常态化、错峰化的技术问题。这与教育的形式有关,但与教育的“形式主义”没有关系。

2.png

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当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的时候,同样有一个科学认知与科学对接的命题需要破解。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不是过年才有的事,也不是老师布置了才成为不得不去完成的作业。而是应该从自己的眼界刷新开始,刷新家庭教育的理念,把孩子进博物馆、进图书馆、进音乐厅、进美术馆等等,当成孩子吸收并消化知识、接受教育并丰富认知、提升眼界并涵养自己的必修课程。

孩子无所谓喜不喜欢,成人社会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你提供给孩子智能手机,他会对纸质书阅读失去兴趣。一年或者一个学期领着孩子去一两处“第二课堂”,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不是时间挤不出来,而是自己的兴趣提不起来。你每到一地都饶有兴趣地首选博物馆,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乐此不疲。而你如果把寒假里领着孩子参观“第二课堂”当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和任务,那么家长的压力感、任务感、无趣感,同样会传导到学生身上。

而家长的无趣感以及埋怨情绪,却大多缘于对孩子考试成绩的功利心,是把教育的形式与概念理解简单化了,是对于孩子书本知识、考试分数的形式绝对化。家长不愿让孩子从书本知识中跳出来,在课堂之外的活动中花费过多的精力。这种急功近利,孩子未来多少是要为之“埋单”的。

全国来看,春节过后挤爆的不只是浙江、杭州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也是排成长龙。但这并不表明全民文化享受的时间与支出成本正在提升,而是学校教育对于第二课堂的需求在增加,素质教育的杠杆在起作用。这条路,走的是正道,应该坚持走下去。而如何在“第二课堂”带有季节性的高朋满座与门可罗雀的尴尬中走出来,需要做很多的对接工作。教育对接素质教育,同时也要对接平时的常态化。家长和社会需要对接自身的文化缺失,而不只是功利性的对接孩子书本知识的考试分数。因此这是一个全民都需要提升素质的过程,不仅仅是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