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博物馆“门情缘” 复制北京的“门”
“要说老北京古城门的好,首先是它把北京变成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古城门博物馆。”——于海东
城、门、楼与古建艺术于一体的大匠之门,不仅庄严、雄伟、气派,亦代表着老北京的独特面孔,包含着华夏子孙的非凡才智,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丰厚历史。中国的门文化如书法文化,戏曲文化一样渊博。仔细观察便不能发现中国的门文化博大精深。
说到这儿,陈丽华透露出她的一个庞大建“门”计划,即在未来五年内,将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和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及各城门所配瓮城、箭楼及闸门,严格按照清代规制与古建要求,全部用紫檀复制完成。

参观过中国紫檀博物馆会发现,馆内陈列的众多紫檀大器如《天坛祈谷坛·祈年殿》、《故宫·万春亭》、《故宫·千秋亭》和《北京四合院》等,除木作本身的绝无仅有外,更被中国古建专家誉为“新文物”、“活图纸”。
作为世界一流的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日益强烈的大博物馆意识让她做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惊世之举,诸如一边积极收藏别人的传世精品,一边主动让别人收藏自己的创作精品。为此,她先后向北京故宫博物院、法国香波堡博物馆、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德国国家艺术收藏馆、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赠送了紫檀雕刻《天坛祈谷坛·祈年殿》、《故宫角楼》、《故宫·万春亭》、《飞云楼》、《六角亭》,均被永久收藏,并得到一致好评。

中国紫檀博物馆之所以特别重视专属创作力量,应该说是一种新思路使然。实践证明,对增强博物馆活力效果明显。这也成为促使她下决心把老北京古城门全部用紫檀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内在动力。目前,专属于中国紫檀博物馆的技术工人已达上千人,通过参与一系列紫檀艺术雕刻作品的创作,其中不少人已由能工巧匠变成设计师和专题负责人,这与她一贯坚持将培养紫檀雕刻艺术人才与发展紫檀文化放在同一个重要位置分不开。
话再次回到北京的“门”上,陈丽华终于道出一个“难”字,那就是对紫檀原材的大量需求。一般人只闻“十檀九空”,取材不易,却不知一座按照1:5比例制作的《故宫角楼》完成后竟重逾十吨,对换算成原材料,堆积起来比真的故宫角楼还高。
来源于:《北京日报》
- 上一篇: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 下一篇:海淀博物馆普及明清家具知识
- 走近王府井古人类遗址博物馆[2010-03-31]
- 智慧博物馆——手机二维码[2012-11-08]
- 陕西建梯田生态博物馆[2012-11-10]
- 英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史带给中国的思考[2013-02-05]
- 博物馆领域掀起二维码革命[2013-08-09]
- 青岛邮电博物馆:慢递旅行时光[2012-09-04]
- 珠宝收藏家Barbara Berger个人藏[2013-07-24]
- 秋瑾株洲故居修复主体落成,对外开放传承爱国主义[2013-12-12]
- 兔子博物馆,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2013-06-18]
- 广州预建博物馆之城[2012-11-1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原天海商务大厦)B座413室
邮编:100007
邮箱: web@shuma7.com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平台
- “博物馆绘本系列丛书”面市[2013-08-20]
- 但使国宝永存吾土[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