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
在南京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28年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上周四开始向社会征询意见。对此,有专家表示,立法姗姗来迟不说,“征求意见稿”只字未提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和破坏历史建筑的具体处罚条款,这意味着给开发历史街区留下“后门”。

眼下,仓巷的命运如何,将成为南京古城整体保护的“试金石”。这里是规划部门2003年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据记载,仓巷一带是明清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多次出现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堪称古都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就在年前,南京建邺城镇开发集团公司在媒体上以软文形式宣称,由其负责开发的仓巷危旧房改造项目最新规划改造方案“出炉”。
仓巷多处古民居在动迁
南京市文广新局网络发言人:其中有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类的不可移动文物

朝天宫向南不远,就是仓巷。昨天,“搬迁”字样代替了过去的“拆”字上墙,随处可见。
继秦状元巷、焦状元巷在老城改造中被拆,仓巷附近的朱状元巷已是南京最后的“状元巷”。
现存的朱状元巷34号是明代万历年间状元朱之蕃的宅第,这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久无修缮。
朱状元巷14号是清末淮军将领、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宅第,是《中国文物地图集》收录的不可移动文物。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就出生于这里。

由此往北,仓巷115号是清代光绪年间状元黄思永的府第。黄家后人告诉记者,黄状元府原有六进高门大院,现仅五进院落格局尚存。此外还有木屐巷12号湖北会馆旧址。
记者走访发现,仓巷地块上现有房屋大多是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民居,绝大多数是私产。几经风雨和人为破坏,多已残破,但宅院格局依然清晰,街巷整体面貌尚存。
“开发商给拆迁户的一封信”显示,仓巷、安品街、朱状元巷、木屐巷、丁家巷、升州路的这些古民居,除了朱状元府不拆,其余都在动迁之列。

而事实是,今年1月25日,南京市文广新局网络发言人确认,木屐巷湖北会馆、仓巷黄思永宅等,属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类的不可移动文物。该发言人表示,“目前,季建业市长对上述地区古建筑的保护高度重视,已经做了重要批示。我局已经责成白下区普查办,对上述地区内的古建筑重新进行调查、登录。”
- 上一篇:古镇开发模式各地争相修建古镇
- 下一篇:主题公园开发模式
- 文博展馆、博物馆设计[2013-10-10]
- “中国兵马俑”移师旧金山 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展[2013-03-04]
- 首都高校博物馆巡礼开展[2013-06-25]
- 天津自然博物馆老馆闭馆[2013-05-09]
- 游客服务中心[2013-10-10]
- 城市规划展示馆 浓缩的城市“历史与未来”[2013-06-09]
- 西安交大博物馆正式开馆[2013-04-09]
- 疯狂时代 博物馆也玩小时尚[2013-04-03]
- 主题公园[2012-11-09]
- 十二年辛酸泪水 迎来水遗址美丽绽放[2013-02-2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原天海商务大厦)B座413室
邮编:100007
邮箱: web@shuma7.com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平台
- 中国工业博物馆二期工程开始亮相[2013-08-21]
- 博物馆群提升蔚县“软实力”[201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