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美博物馆文化差异 看我们缺什么
一、博物馆别站着和孩子说话
耳机讲解器里的解说词有点刻板又有点深奥——为啥没有少儿版本?多媒体触摸屏里的内容一样“学术味道”很浓,学生们看不大懂……
“博物馆的设施和服务,是不是为孩子考虑得太少了?” 我国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却屈指可数,设有专门儿童展区的一般博物馆也很少。博物馆普遍重“展”不重“教”,老是“站着”跟孩子们说话。

中国孩子去博物馆确实有点少。“从2008年搞免费开放试点以来,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000多家,年观众量1.2亿人次,其中青少年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欧美国家年人均参观博物馆的次数为2-3次。
就是去了,许多学生也不大感兴趣,年纪小的更抱怨“不好玩”、“没意思”。陆建松调查发现,国内博物馆几乎都忽略小观众,比如展架展柜的高度都依照成人标准设计制作,儿童仰着头也难看见。至于说明书,介绍文字主要是某件文物的长宽高、在哪里出土、是什么年代的等等,孩子没兴趣。
在国外,情况完全不同,不少博物馆想方设法讨好孩子。在法国一家博物馆,孩子进门就见到一条小溪,往小溪里扔进一个几何块,随后就一路跟着几何块的漂流参观。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每月举办两次“博物馆之夜”,孩子们看展品、看电影,夜深后就睡在到处是动物标本的展厅中。日本有家博物馆设置了现场考古实验室,让孩子们自己“挖掘文物”……
“这些暂时做不到,我们最起码可以改进讲解。”带学生逛博物馆20年,樊阳每次都自己讲解,结果总吸引来许多别的观众“蹭听”。有个学生在参观上海历史展览后说:“我在上海白待了,对自己城市的历史竟然一点不了解。”孩子们的收获,多半要归功于好解说。
- 上一篇:游览次数
- 下一篇:武汉洪山区欲打造博物馆一条街
- 江西省宝林书画藏品博物馆将死[2013-08-05]
- 英成立国家博物馆安全集团 旨在降低犯罪率[2013-03-04]
- 2013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发售[2013-01-07]
- 袜文化也有博物馆 北京袜文化博物馆开馆[2013-01-24]
- 芦山强震之后重建规划馆[2013-08-31]
- 猴场会议纪念馆备受游客青睐[2015-10-08]
- 北京举办国际体育产业展 搭建交流互动平台[2013-12-17]
- 文明古国之印刷术 去博物馆认识“文明之母”[2013-01-16]
- 4D影院之九大功能[2014-12-05]
- 3D打印技术 让未来跃然“纸”上[2013-09-0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原天海商务大厦)B座413室
邮编:100007
邮箱: web@shuma7.com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平台
- “中国第一王陵”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国庆开放[2012-09-13]
- 激光4K数字影院亮相InfoComm China 2014[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