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展陈产品是展馆展陈中的必备展项,多以展板和实物展柜等形式来展示展馆主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展馆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以愉悦游客身心的旅游休闲功能为主。
展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铺开。展馆展陈顺应发展要求,以多样化的产品升级方式改善展馆现状,重焕展馆青春。侧重展板展柜类静物展陈的传统展馆缺乏核心吸引物,由静态展陈向动态展陈发展是展馆聚集人气的有效形式。动态展陈产品的一大特点是体验式与互动性占主导地位,这是展馆主题物化与休闲娱乐性无缝连接的时尚交叉点,也是活化展馆展陈,带动展馆及周边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产品的创新加工是指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从而收获比原有展项更突出的展陈效果。下面列举几项常用的此类升级产品:
- 灯箱造景
- 有声故事墙
- 放大镜展窗
- 地台
- 绿色生态墙
- 屏幕墙
- 在展板内部加入灯光效果,使展板呈现别致光效,突出展板上的内容。
- 将照片墙上的照片替换为小型显示屏,游客通过点击相关按钮就可以听到照片内的人物讲故事。
- 将普通展窗的玻璃用放大镜替换,使展窗内的展品呈现被放大的形态,方便游客观看展品细节。
- 地台是指在展馆地面设置空心台,内部放置展品或者LED屏,上铺透明玻璃,为游客创造新奇游览体验。
- 绿色生态墙是将墙壁与绿色植物结合,形成一道"植物墙",美化展馆,净化空气。
- 屏幕墙是由多个屏幕无缝连接组成,每个屏幕既可以独立播放,又可以组合播放一个画面。
组合展陈是现阶段实现展馆旅游化的必备程序,通常是在传统展陈产品中加入升级产品组成,或者直接是升级产品的组合。以上海世博会中相关展馆为例:
- "星球"屏
- 虚实结合
- 电子沙盘
- 循环管道
- 虚拟火柱
- 城市地球馆运用多屏拼接组成巨大的"星球屏幕",为游客模拟俯瞰地球的动感场景。
- 以实景与声光电技术结合,组合成新型展陈产品,如城市足迹馆,以雕塑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展现古希腊生活场景。
- 电子沙盘是将沙盘与投影结合,实现沙盘动态展览,便于突出展陈重点,营造唯美画面。太空家园馆运用电子沙盘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城市。
- 这是城市生命馆中的一个互动展项,是以管道实景与声、光、风等多媒体效果结合,模拟地铁穿过的感觉。
- 通过环状钢柱与光电技术以及热量特效结合,为游客形象展现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
科技是提升展馆展陈方式的关键因素。互动体验式展项主要打造元素即是科技,主要特征是展陈多样化、体验深层次化。
- 触摸屏
- 天幕影院
- 虚拟翻书
- 虚拟拍照
- 地面互动
- 360度幻影成像
- 电子清明上河图
- LED互动屏
- 触摸屏是能够实现游客自主操作的展项之一,通过触摸屏幕表面来实现播放视频、图片等功能。尤其是红外多点触摸屏,能够不接触屏幕,直接在空气中操作。
- 以半圆形穹幕为主要展陈产品,配合特级声光电技术,营造动感立体视听效果。丽水世博会中韩国馆以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穹顶天幕而著称。
- 虚拟翻书是以一个打开的书本形式存在的影像,游客通过挥手就可以实现翻书画面。展台看似有书存在,实则空无一物。
- 虚拟照相是在显示屏上选定场景,照相者站在屏幕前即可看到自己身处选定场景之中。多用于旅游纪念品DIY。
- 地面互动主要是地面触控的完美呈现,通过感应游客的脚步而出现水纹、游鱼等动感画面。
- 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物半空的高科技展陈产品。
- 这是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镇馆之宝,3D动感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丽水世博会的数字画廊即是采用LED互动屏,游客可以召唤电子鲸,还可以上传照片和信息到屏幕上。
调光玻璃幕又称液晶玻璃,在通电后透光效果比普通玻璃好,呈透明状,断电后则呈现乳白色的不透明状,既可以用作窗帘保护隐私,还可以代替幕布投影放映。这一展陈升级产品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展馆领域多用于展柜打造、隔断装饰等。采用调光玻璃幕打造的展柜,在开馆展陈时通电即可方便游客观看,在闭馆后断电则可以保护展品。运用这一产品做成的隔断在通电后可以扩大空间视觉,断电后可以划分区块和投影。


纱幕:纱幕是由双层铁纱组成,能够实现超大尺寸的双重视觉效果。纱幕的优良特性很多,成本低、易拆折、经济耐用、颜色多样等。这类展陈升级产品通常用于舞台、展厅、大型展览会等场合,可以循环利用。

雾幕:雾幕是采用电子超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再利用空气流动学原理形成平面持续的雾气屏幕,用于投影能产生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


水幕:水幕分为水帘型水幕和水面型水幕,水帘型水幕是通过高压水泵和水幕发生器将水高速喷出,形成巨型的银色水幕,能够进行多彩动态投影。水面型水幕则多是湖面、水池面、或是充满水的玻璃墙体。


折幕:折幕有双折幕、三折幕、多折幕之分,主要是通过多台投影机、运用边缘融合技术制造超大无缝的画面效果,使观众在高质量的声画环境包围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动感展馆外观多是由高科技材料与灯光技术结合打造。上海世博会中的"种子圣殿"英国馆即是采用六万根亚克力杆形成展馆外观"触须",白天这些"触须"可以传导光线为内部照明,晚上"触须"内设光源可以照亮整个建筑,顶端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和色彩,形成一个动感的展馆外观。


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
上海企业联合馆的外观由回收利用的光盘再造的塑料管建成,呈半透明状,在夜晚通过内部灯光变幻能实现彩蝶飞舞、魔方变幻的效果。



4D影院由传统的立体影院发展而来,除去超强的视觉冲击和真实感等科技因素外,根据影片情节加入的烟雾、风雨、气泡、气味等效果和震动、坠落、挠痒等特技,是为观众营造逼真影片环境的创新手段。

5D影院是在4D影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相较于4D影院,5D影院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感完美结合,观众能够与电影中的人物经历同样的场景,如雷雨、刮风等,还可以"触摸"电影中的物体。

上海世博会中澳大利亚馆的360度全景舞台展示是这类升级产品中的典型,这个可容纳1000人以上的环形剧场,既可以表演大型舞台剧,还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展示形式进行表演。

720度全天域剧场即是球幕剧场,球幕剧场的屏幕是一个球形的背投影屏,能够将所投影的内容展现在整个球体上。

丽水世博会中天塔外部的管风琴是"世界上声量最大的管风琴",这个管风琴不仅负责每天开馆闭馆的报时,还配合内部舞台表演演奏音乐。

上海世博会中的新加坡馆是以音乐盒为原型来设计的,因而其主要展陈内容与音乐有关,共同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城市交响曲",而馆外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则是这部乐曲的"序曲"。水花会随着乐曲的起伏而跳跃变化。

触控一体机是将触摸屏、液晶屏、主机等部分完美组合,能够通过一根电源线实现整体触控操作的机器。其应用于景区中最大的作用是方便游客查询有关信息,人机交互更加直接。

红外式触摸屏主要是在触摸屏的四周布满红外接收管和发射管,组成一张红外线光网,当物体进入这个区域中时触摸屏能够及时感知。通俗来说,即在触摸屏前方,不接触屏幕,在空气中操控就能达到真实操控同样效果。

旅游体验舱采用高清全景航拍技术与无缝拼接的多屏组合,在视觉和听觉上营造最大化的真实感,游客通过旅游体验舱可以从高空角度游览景区。

穹顶天幕是由巨型半圆屏幕组成,巨大的屏幕将观看者笼罩其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丽水世博会中韩国馆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穹顶天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

互动吧台是一项微型投影装置,在吧台上形成一个红外光投射网,再通过带通滤镜截止见光干扰,物品放置其上能够形成明显的红外光色差,从而产生同地面互动相似的互动效果。

互动魔镜的镜面是高性能的双面显示屏幕,人能够在镜面前方看清内部所有物体,并具有高显像、透光性强等特点。同时它既是一面普通的镜子,又可以投影高画质的图像。互动魔镜是一款可触控的升级产品。
传统展陈中展板是静态展陈产品中的主流,引领整个展馆主题的走向,这种被动式的展陈方式虽刻板单调,但成本低、耐用性强、展陈内容丰富,半景画的出现是有效继承展板展陈优点、绕开弊端的应时之作。多媒体技术结合传统的半实物仿真技术而形成的这种场景展陈产品,将平面场景与立体场景完美融合,营造深刻的展馆主题意蕴。


图片展示墙是在传统展陈产品中增加主题生动性、客观还原展陈内容的一种形式。图片展示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完整的讲述整个事件的起因结果,有声故事墙则是针对这一局限性而设定。只要按下开关,与图片相对应的故事就会生动讲述出来。


"事件"产品是指以展项展陈来表现某一完整事件的展陈升级产品,如猴场会议陈列馆中强渡乌江这一历史事件,在猴场会议会址中主要通过图文展板结合实物的方式展示事件原貌,缺乏旅游吸引物,而在猴场会议陈列馆中,则主要采用还原乌江两岸场景结合地面互动的方式来全面展现强渡乌江的恢弘气势,多媒体展陈技术的创新使用,是再现事件原貌、引起游客共鸣的有力手段。对于展馆,尤其是红色展馆而言,事件是引导整个展馆展陈走向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展馆人气吸引力的重要支撑点,因而从多角度有效还原事件全貌,是现阶段展馆重新焕发活力的有效方式。


传统展陈产品以展陈为主要目的,随着现阶段展陈产品的多样化,在产品展陈的功能之外还增加了盈利功能。


红色展馆作为重要的革命纪念物,其本身的价值就蕴含历史厚重感。在展陈过程中营造历史沉浸感,既是凸显展馆价值的重要方式,又是为游客创造历史共鸣的科技手段。升级产品较之传统展陈产品,其科技因素是营造历史沉浸感的主要优势。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中,针对朱德和毛主席挑粮上井冈这个历史故事,采用实物场景还原与幻影成像动感技术相结合,生动还原历史,营造历史沉浸感。

相关研究表明,人们的注意力通常在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时容易集中,并且容易被吸引。互动体验型展项的增设,是为红色展馆灌注活力的创新之举。针对革命相关事迹事物而建立的红色展馆,本身的作用除了纪念观瞻以外,还增添了休闲娱乐的旅游化需求。地面互动、室内虚拟游戏、电子拍照等互动展项的创新应用,是丰富展馆展陈内容、将红色展馆打造成地区核心旅游聚集地的趣味性手段。

博物馆是典型的公共教育场所,家长与孩子共同的消遣好去处,因此,少年儿童是博物馆重要的受众群之一。伴随儿童前来的家长还潜藏着消费能力,留住少年儿童的脚步就意味着收入的增长,趣味性展项必不可少。如能引起儿童兴趣的画作或者互动展项,英国伦敦博物馆中,有一处"参与考古挖掘"互动展项吸引了许多儿童参与,学习知识并且乐在其中,这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之一。

经过调查发现,人性化的展项安排和语音讲解是增加博物馆人气的重要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在博物馆受众中容易出现因理解难易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参观动机缺失。曼彻斯特美术馆的重新定位便是其中一个例子。重新定位后的美术馆不仅外观更加大气美观,多样化的展项解说方式还为不同教育阶层的观众解决了观赏困难。

视屏投影和情景化还原能够有效帮助观众了解古迹由来、感知历史真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一方面,通过磨、砻、臼、推车、风车等独具特色的劳动工具与真人演示结合,还原革命时期的劳动场景,游客还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革命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声光电技术的综合运用,再现革命事迹,如"八角楼的灯光"。

名人故居静态展项居多,这既是其一大特色,也是故居旅游化过程中的一大弊端。被动式的展览方式容易使观众产生感官疲劳,从而剪短游览线路,甚至游览动力缺失,导致景区损失消费群。动静结合的展陈方式需要多媒体展项的支撑,情景化还原和电子互动形式是丰富展项、增加趣味性的科技形式。

故居类旅游景区的开发最根本的出发点归根于名人背后蕴含的文化资源,运用创意将文化物化,以富含观赏点的展项来表现,能够扩大故居影响力、吸引游客聚集。

每一家企业都有独属的企业文化,企业展馆的打造作为宣传企业文化、扩大企业品牌的一种方式,通过具体展项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展馆打造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展陈效果。以绿维企业展厅为例,首先确立展馆主题:“创意经典•落地运营”,再将智慧和创意以百变魔方的形式物化,在绚丽的科技之光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主题抽象的企业展馆需要科技展项来充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完美的科技展陈创设的不仅是一道感官大餐,还是企业实力的直观展现方式。

空间狭小是充分表现展陈主题的最大局限,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创意无限的展陈,从地面到墙壁再到屋顶,是平面展陈升级产品的一大优势。
【玻璃地台:】玻璃地台多用于展陈面积小而高度高的展馆或展厅,主要是通过在地面铺设镂空的组合箱,内部放置展陈物品,上面放置透明玻璃组成。能够增加展馆整体的透光性和美观程度。
【吊顶灯箱:】吊顶灯箱是在展馆天花板上镶嵌长短不一的柱状灯箱,在每个灯箱底部设置展板或者显示屏,游客抬头便能看见展陈内容,既能增加展陈空间,又能美化展厅环境。
【隔断:】展馆内部隔断的主要目的是区分展陈区块,实现游线逻辑化。在有限的空间内,不同的隔断形式形成的空间视觉效果也不同。如调光玻璃隔断,既可在通电时扩大视觉空间,又可在断电时充当投影屏幕。而可移动隔断和镂空隔断则可灵活使用。

艺术展馆中,平面升级产品的应用空间相对于其他几类展馆而言较小,智能化的讲解系统是引导游览大众通向艺术殿堂的桥梁,恒温展柜能最大程度的预防艺术品遭受气候损害,而3D动画技术则是复活艺术品创作过程、由静制动的科技手段。